欢迎光临百家湖小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阅览文章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16/9/1 0:00:00 作者:教务处 点击:1271次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核心部分)

 

 

 

 

 

 

 

支点式学习——学习科学视域下多支点探究教学的深化研究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支点式学习

    “支点”本意是指杠杆发生作用时起支撑作用固定不动的一点,引申指事物的关键、中心。在我校多年“本真教育理念下多支点探究教学”的研究背景下,我们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期间,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某些支撑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是动态生成的,具有结构化特点。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者、不同的学者中,“关键点”也是多样的。“给我一个支点,撬起整个地球。”给我不是被动式,给我也可以是自己对自己说,我也再对世界说、对自然说,它们是无法给我的,所以给我也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本课题中的“支点”即为学习过程中支撑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点、中心点。“支点”不只是教师的“给予”,更在于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根据类型可分为基础性支点、挑战性支点、跨界性支点以及触发性支点。

“支点式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或引导下,寻找、发现并运用关键支撑,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支点式学习的本质特点是具有依凭性、支撑性、生长性。“支点式学习”有别于“支架式教学”,它更加关注学习者本身,关注学习内容的关键处,关注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关注走向成功学习的突破点。“支点式学习”是从无数教学案例中分析总结而来,是对学生生长规律的寻找,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二)多支点探究教学

    “多支点探究教学”是以“助学生学”为教学主旨,以“探究方案、基础文案”为课堂的基础支点,将课堂流程划分为准备性学习、针对性学习、延展性学习三大阶段,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和学的策略。它强调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教师要提供不同的“支点”支撑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真正还原了学习者的主体性, 重新解读了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知识经验、动机及感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其中心在于学习者自身的“学”,并注意师生及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让教学回归到它的本真状态:让学生学。 

    (三)支点式学习——学习科学视域下多支点探究教学的深化研究

     “支点式学习——学习科学视域下多支点探究教学的深化研究”是指我校在各科课堂教学中,运用学习科学理论,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为着力点,对“本真教育理念下多支点探究”课堂教学设计、教育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对从“课程”转向“课堂”,进行深化变革,实现深入的优化和升级。帮助教师和学生真正从教转向学生的学;指导、帮助学生采用适宜的方式逐步发现明晰学习的路径,学会学习;支点式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得见”,让教学的黑洞敞亮起来;帮助教师逐步生长教学实践的智慧,逐步走向教育哲学的高度。因此支点式学习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给我一把钥匙,打开学习之门。给我一个支点,撬起整个地球”将成为“支点式学习”的核心,我们会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入,旨在建立一套较为完善和适宜的创新课堂教学体系,构建经典课例并提炼出富有科学性、个性化、趣味性的具体学习方法和策略等。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围绕“学习科学视域下支点式学习”的核心理念,课题组以中国基础教育全文数据库的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以精确检索进行匹配,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搜集与梳理。

以“支架式学习”为检索题名,检索到的论文有11441篇,这些论文涉及到的领域较广泛,有中学各学科的,也有涉及到大学教育领域的;以“小学支架式学习”为检索题名,检索到的相关论文2646篇,主要介绍了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相关支架式学习的研究。这些论文大多在2013年之后发表。检索结果表明对小学阶段支架式学习的研究属于小学教学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一)国外研究现状

“支架” (Scaffold)原是建筑行业的术语,又译作“脚手架”,是建筑楼房时施予的暂时性支持。 当楼房建好后,这种支持就撤掉了。根据这个建筑隐喻,伍德(Wood,Bruner & Ross,1976) 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1]。普利斯里(Pressly,Hogan, Wharton-McDonald, Mistretta,Ettenberger)等人与1996年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某种程度上这种形象的比喻迎合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发展成为今天的“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的定义也很多,目前比较有影响、流行的定义源自于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学最直接理论基础源至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第一水平也就是不需要任何帮助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的已有的知识水平;第二水平就是学生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或他人的合理帮助下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二水平以外区域则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也不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完全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这里的合理帮助就是指教学中在最近发展区所做的工作——搭建恰当的支架。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J. H. Flavell) 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西南师范大学张庆林教授提出的元认知是“关于个体对自己认知的认知,是个人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2]。元认知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有意的元认知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支架式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搭脚手架;情境体验,接收支架;分析问题,独立探索;相互借鉴,协作学习;成果展示,效果评价5个环节[3]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供操作环境。元认知能力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认识;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意识地调节、矫正和管理;三是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意识地检验和反思。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操作空间,同时,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水平也是决定支架式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元素之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从儿童心理的角度研究认识的结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心理起源的学说,回答“人的认识是怎么发生的”。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知识的起源、形成及其构成的心理机制。认为认知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儿童是在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儿童主动、自发地学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学习材料必须和已有经验有一定联系,这样才能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认知兴趣,促进他们主动、自发地学习。支架便是联结两者的桥梁。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理论传入我国,我国本土教育界也开始接触到教学新思潮,应运而生的便是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本土教育一线工作者,开始着眼“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1997年,何克抗发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介绍“支架式教学”。何克抗通过系列论文《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基础》系统介绍“建构主义”的同时,也把“支架式教学”引入教育工作者的眼中。1998年,西安小学课题组发表《小学语文“四结合”支架式古诗教学初探》的论文,开始对“支架式教学”进行科研探索。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推广,更多人注意到“支架式教学”,西安小学的成功探索激发了其他学科对“支架式教学”的研究,除语文学科外,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也有教育工作者进行支架式教学的研究。

作为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产物,作为教育理论的新生事物,支架式教学进入中小学后,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助力。中小学教师开展支架式教学研究越来越广泛,支架式教学在课堂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在一些高校中也有相关课题探索。支架式教学的课例研究、模式研究等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潮。各地区有关支架式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是对支架式教学研究的经验交流,也进一步推动了支架式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可见支架式教学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支架式教学理念正在迅猛发展。目前,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和市级研究室正在开展支架式教学的研究和推广。

()本校研究

纵观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对学生学习起到关键作用的“支点”研究甚少。十二五期间,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在本真教育理念下提出“多支点探究”的教学方式,第一次将“支架”解构为“支点”,把原本的“脚手架”变为“学习攀登点”,并且率先提出“支点生长性”的特征。通过“支点”,学生自主搭建“支架”,达到学习的第一目标后,原来固有的“支架”解构为“支点”,成为达到第二学习目标的助力,即支点具有突破性。

“支架”作为一种辅助的学习手段、工具,在大部分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帮助性、凭借性的角色,并不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支架”本身并不具有突破性、生长性的长远意义,学生“跳一跳,够到桃”之后,学习的“支架”最终要被拆除。因此,同一学习内容,由于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不同,对支架的诉求也不同,教师在搭建“支架”的过程中很难因材施“架”。基于此,我校秉承本真教育理念,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支点式学习”理念。“支点”即指事物的关键、中心,每一个学习的支点不仅具有基础性、辅助性的特点,更具有生长性、跨界性、挑战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并把握“支点”,并以此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以点到面,辐射展开,不断突破、生长、超越,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基于上述,我校该课题研究具有以下三点研究价值

第一,帮助教师和学生真正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支点式学习”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拓宽了教育研究者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支点式学习”作为一个新的学习方式,运用学习科学相关理论及应用成果,有利于促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也有利于深化我校本真教育理念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二,指导、帮助学生采取适合的方式初步发现、明晰学习的路径,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支点式学习”通过找寻、发现、把握一个个关键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一个个关键的支点出发,层层深入,使学生一步一步穿越最近发展区,从而撬起整个“知识之球”。“支点式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得见,让教学的黑洞敞亮起来。支点式学习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活动。

第三,帮助教师逐步生长教学实践的智慧,逐步走向教育哲学的高度。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支点式学习”强调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生成、发现、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本研究基于学习科学理论,立足于我校的研究现状,从课程逐渐深入到课堂,让学生学习过程看得见。从教学内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增强研究学生、服务学生的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支点式学习”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建构对学生个体关照的课堂教学校本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科学地、愉快地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帮助学生逐步采用适宜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帮助教师逐渐找到教学的智慧,走向教育哲学高度。

研究内容:

1.我校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校省十二五期间基于“多支点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方向及问题的研究;我校学生目前学习状况的研究;我校学生学习状况的案例分析及归因研究;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认识的研究等。

2.文献研究及理性思考

“支点式学习”的内涵与具体策略研究;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的文献研究与理性思考等;学习科学视域下,“支点式学习”理论依据的学习研究。

3.“支点式学习”教学实践特征的校本建构

 “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支点式学习”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等。

4.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支点式”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支点式学习”实验班学生学情的调查研究;“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5.基于“支点式学习”运用的教师专业研修制度的研究

建设一支以基于“支点式学习”的校本化的专业引领队伍,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有效、持续发展的学校教研机制,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研究重难点:

其中,“‘支点式学习’教学实践特征的校本建构”、“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支点式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基于“支点式学习”运用的教师专业研修制度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学习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获取和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及“支点式学习”课堂中学科本质特征的彰显、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课程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思路方法:

    本研究将基本遵循这样一条思路: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成因,从探究到实践,解决支点式学习中的问题,深化研究课堂教学,将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具体思路将分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制定课题申报方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题论证-前期研究实施-中期检查修订-后期研究实施-总结提炼-成果鉴定。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找与“支点式学习”“支架式教学”“学习科学”等相关的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今后的各项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2)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个案分析法

    通过对个案的跟踪观察、分析,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使个体得到和谐发展。

    (4)经验总结法。

    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从各自的研究出发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促使研究成果在全校推广应用,以期获得课程实施、开发的策略,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益经验。

    (5)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老师之间相互讲故事,撰写教育叙事等行动研究法,以相互启发,相互纠正,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通过文献法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加深对“支点式学习”的内涵与具体策略的理解,并对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的做理性的思考。

(2)在我校十二五期间基于“多支点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总结梳理实践经验,反思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新方向。

(3)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总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4)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5)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我校学生目前学习的状况,给实验班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情况档案。

(6)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

(1)提出“支点式学习”建议

① 对实验班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建议;

② 在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科学分组,构建学习型组织,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③ 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支点式学习”的各项策略。

④ 拟定“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形成初步的评价体系,并培养出首批“支点式学习”的课堂教学骨干型教师团队;

⑤ 反思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多支点探究”课堂教学结构导图,找到新的研究点,初步构想“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变式。

(2)完善并推广“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的校本模式

① 在前一阶段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习情况调查建立学情档案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学习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课题组成员针对所教学科特点,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学生进行个案研究,跟踪观察,对实验学生表现出来的的各种典型现象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

② 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努力在各年级树立典型实验班级;

③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并完善“支点式学习”的各项策略,思考如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展开;

④ 结合班级开展研究的实际情况,反思“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的各项指标是否恰当,完善和修改评价体系。

⑤ 邀请专家进一步论证我们的研究成果,帮助明确方向;

⑥ 开展学生个案研究的交流,并借助平台进行宣传,编撰校内交流集。

(3)总结并全面展开“支点式学习”课堂教学的校本模式及典型课例

①全面梳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构建、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以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初步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②结合班级开展研究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评价体系。

③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支点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变式。

3.总结阶段:

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课题全面总结,收集整理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出版研究专著,汇总相关案例、论文、学生习作等,进行成果展示并做好推广工作,申请课题成果鉴定。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支点式学习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意在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并把握学习的关键之处,以此采取适宜的方式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

2.支点式学习受学习科学理论影响,有助于学生科学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对学校已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化。

  

3.支点式学习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寻找、抓住、发展支点,看清自己的学习路径,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习的黑洞敞亮起来。

4.支点式学习利于课堂教学真正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帮助教师逐步生长教学实践的智慧,最终走向教育哲学的高度。

创新点:

1.支点式学习具有依凭性、支撑性、生长性的特点。这意味着支点式学习既具有支架式教学的科学性,更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支点、把握支点、发展支点,最终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出简约化和创新性。

2. 支点式学习能深入到各个学科、各个课型当中,并由此挖掘出不同的支点,使得课堂教学更具个性化与创造性。支点具有跨界性,这让不同的学科间的联系互动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堂上将是身体与思维联动发展,这对于学科教学具有“通识”的特点。

3.支点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具有创新性。它把学生如何寻找、发现、依靠、运用和发展支点作为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解放学生,鼓励他们勇于发现,勇于创造。更多关注在学生对于支点的生成与发展上,这样也给教师的评价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人是怎样学习的

学习资料汇编

201603--201812

支点式学习的理性思考

研究总结

201603--201708

支点式学习的学科教学范式

论文集

201609-201708

支点式学习(学生篇)

案例集

201612-201703

支点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实录

录像与视频

201612-201709

最终成果(限3项)

支点式学习——学习科学视域下多支点探究教学的深化研究

研究报告

201603--202103

支点式学习

专著

 201603--202108

支点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论文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