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百家湖小学!

问题引领,促进备课组活动真的发生——一年级数学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两组活动>>备课组活动>>阅览文章

问题引领,促进备课组活动真的发生——一年级数学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18/4/16 18:46:38 作者:张勇 点击:1095次

问题引领,促进备课组活动真的发生

——一年级数学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报道

                                                   (通讯员:董玉清)

   2018411日,我们一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在四(3班)举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本次研讨的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具体的形式是问题引领,促进备课组活动真的发生。

问题:怎么体现算理和算法的结合

 在具体教研时,本组的年轻老师提问:“在帮助孩子理解算法前,我们都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具体分析,那么摆小棒和计数器的目的就是得到答案吗?怎么把算法和算理有效的结合?”

  经过我们组的讨论,我们认为,摆小棒和计数器第一层目的是告诉孩子,当你遇到不会的题时 ,可以借助有效的工具帮助你直观的解决问题,虽然麻烦了点,但是一个最实在的方法。第二点,在摆小棒和计数器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十位和十位相加减,个位和个位相加减,当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深刻了,就会明白为什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位数来算,有效的和算法结合。

问题二:本单元以教学口算为主,为什么还要安排竖式计算呢?

  本单元中,具体教学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位数的口算方法,随着学生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出错的频率也会变多,当学生对口算的结果不太确定时,学生就可以列竖式计算,一个是口算,一个是笔算,相互补充,以此检查。所以,我们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检查意识。

问题三:口算是从高位算起,笔算是从个位算起,这两点冲突吗?

  两并不冲突,当我们看到题目时,我们的第一选择是口算,从高位算起,如果没有进位和退位,就比较简单,算出来的结果大多是正确的。如果涉及到进位和退位,学生就会对自己口算的结果产生疑问,从而产生了笔算的心理需要,从而学生会自主的选择从各位算起。

所以不必纠结,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不需要死板的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以学生的学,指引着我们的教。

  本次的集体备课除了探讨了这些问题,我们还集体讨论了接下的《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应该如何教。以问题引领的方式,促进备课组活动真的发生。

C:\Users\zhou\Documents\Tencent Files\569221522\FileRecv\MobileFile\IMG20180411160238.jpg C:\Users\zhou\Documents\Tencent Files\569221522\FileRecv\MobileFile\mmexport1524399154780.jpgC:\Users\zhou\Documents\Tencent Files\569221522\FileRecv\MobileFile\IMG201804111602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