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反比例(2)总复习稿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知 识 点 总 结 |
【总结】
|
基 础 练 习 |
1.判断各题的两种量是否成比,若成比例,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 [1]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走的步数。 ( ) [2]一台压路机滚筒滚动的转数和压路的面积。 ( ) [3]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麦子的面积一定,麦地面积和收割时间。( ) [4]图书馆的藏书一定,每天借出的和剩下的本书。 ( ) [5]已知 2.判断(易错题) [1]已知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5x-7y=0,x和y 。( ) [2]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 ) [3]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方砖的块数。( ) |
解题方法 |
|
提 高 练 习 |
(1)这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和油耗量成( )比例 (2)根据图像判断,行驶75千米油耗多少升? (3)汽车在市区行驶,每行驶50千米耗油6升,照这样的油耗量,在上图 描出行驶50千米、100千米……路程和耗油量对应点,再按照顺序连接起来。 【问题2】红红和明明在同一时间,测量出一根旗杆和一幢大楼地面的 影长分别是4.8米和18.3米,已知旗杆直立在地面的高度是6.4米, 不用测量你能知道大楼的高度吗? 【问题3】如图:平行四边形周长为70厘米,两条高分别是6厘米、 8厘米,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
《正比例、反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汤晨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2.能运用正反比例知识结合数学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含义与区别
2.教学难点:利用正反比例关系结合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复习稿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明确内容
活动一:
1.课前组内分享整理的知识点
2.课上小组汇报,组际交流
3.教师PPT演示总结内容,对汇报小组给予点评
活动二:
1.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的实例
要求学生详细、准确说出“哪个量一定时,另外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二.基础练习,巩固知识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五道题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
2.从第一组开始每一组回答一道题(分配给一至五组)
3.易错题分析(分配给六至八组)
三.方法回顾,埋下伏笔
1.小组讨论:在解本章节内容例题过程中用的最多的解题方法是什么?
2.班级汇报,教师点拨
四.提升练习,积累经验
1.【问题1】下图表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和油耗量的关系
(4)这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和油耗量成( )比例
(5)根据图像判断,行驶75千米油耗多少升?
(6)汽车在市区行驶,每行驶50千米耗油6升,照这样的油耗量,在上图描出行驶50千米、100千米……路程和耗油量对应点,再按照顺序连接起来。
学生回答问题1,说出成正比例关系的原因
学生回答问题2,说出如何准确找点?
学生回答问题3,说出如何画整理比图像?
教师板书:数形结合
2.【问题2】红红和明明在同一时间,测量出一根旗杆和一幢大楼地面的影长分别是4.8米和18.3米,已知旗杆直立在地面的高度是6.4米,不用测量你能知道大楼的高度吗?
小组内总结解题方法,请代表上台叙述解题过程,组际补充。
教师板书:方程和等量思想
对应思想
3.【问题3】如图:平行四边形周长为70厘米,两条高分别是6厘米、8厘米,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小组内总结解题方法,请代表上台叙述解题过程,组际补充。
教师板书:抓不变量思想
4.教师总结
总结三小题中利用的数学解题方法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