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百家湖小学!

《现代与经典》听课反思

您现在的位置:科室在线>>教科室>>阅览文章

《现代与经典》听课反思

发布时间:2015/11/4 13:49:05 作者:张丽莉 点击:860次

《现代与经典》听课反思

上周日上午,我很有幸的去解放军理工大学听了《现代与经典》刘德武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观摩课《平均数练习课》和讲座。从这次的学习中,我懂得了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教数学知识,更要教数学思想方法;孩子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拥有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用数学思考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刘德武老师面对不认识的孩子依然给我们演示了一场生动活泼、交流热切的数学课,充分体现了他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真是令人非常敬佩!刘老师的开场貌似随意地以他自身年龄为例,贴近我们的生活,继而又抛出相关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让孩子们逐渐抛弃了些微紧张的心情很快地投入到了学习中,真是应验了一句话“细微之处见真章”啊!

而之后刘老师在进行练习课时,我才是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了一堂“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象到抽象、深含数学思维”的数学练习课。刘老师设计的练习题题目由简单的运用定义笔算、用给定数字口算、变形式口算、用抽象字母口算、变抽象字母为具体数字笔算,一直到对平均数概念的辨析,整个练习题型一环套一环,同时也不停地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我觉得今后我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例题、分析练习题的设计,同时多向刘老师学习。

刘老师的课不仅深含数学思维的教学,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对于孩子表现这方面,刘老师能纵观全局,观察每一个孩子,让座位不论前后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身处被关心的感觉。而且他从来不打断孩子的发言,即便孩子的发言偏题,他也会带着孩子的思路跑回来,孩子的想法就像一只风筝,飞得很高很远,但是刘老师总能抓住那一根连在风筝上的线,仿佛整个课堂都在他的掌控中。同时对于孩子富有创意的回答,他不仅给予肯定,而且鼓励孩子大胆的展示出来,就比如:在大部分孩子用笔算来计算平均数,但有一个孩子提出了画图的方法,于是刘老师就让孩子板演,给他充分的时间,并且还对整个解答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对新的方法进行表扬。

我觉得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应该多表扬好的孩子,给其他孩子树立值得学习的优秀榜样,而不仅仅是对错误的孩子、方法进行批评。孩子都是有样学样的“小生物”,也是有自尊心、有攀比心的,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会比较在意课堂上老师表扬了谁、谁的书上小贴贴的数量多、谁的考试成绩比较高,所以我们更应该表扬好的孩子,否则好的孩子也会因为表现很好却不受表扬而失落,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能够让孩子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乐在其中的!

而在刘老师执教的观摩课课堂结束后,刘老师根据他多年的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反思对我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讲座“细节·创意·价值”。主要讲的是在问题呈现给孩子时,多关注题目的一些细节、将变普通问题变为有创意的问题,才能将题目变得更有价值。讲座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所教授给我们的经验却值得终身回味!

(一)变全直观为半直观

在对于教学平均分时,例如:把12个苹果放到3个篮子里。为避免孩子利用已经学过的乘法,一次性将平均好的4苹果分作一堆,我们可以不给出“12”这个具体的数字,而是给出“一些”,同时将苹果摆做乱乱的一团。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具体判断出一个篮子里要放几个苹果,只能将苹果一个一个地分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样才更将平均分的思想方法更加深刻地植入孩子的心灵。

(二)“半成品”的思维价值要高于“成品”

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一般我们会在给出图形时也标上一些需要的计算数据,这样孩子就能直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但是这样就相当于给了孩子足够的提示,只需要他们简单的计算就行了,而计算是最不值钱的,要会分析、寻找思路。

对于这道题刘老师的建议是:我们只给图形不给数据,并提问至少需要几个数据?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进行思考,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明白一道题。小学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数学就不会差到哪去。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三)要把所有“可能”都想到

在《年、月、日》的常见问题:小明今年12岁,但他只过了3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孩子在遇到这道题目时都会一下子想到,小明是闰年2月29日的生日,4年过一次生日,答案是唯一的。

对于这道题目,教师可以有创意地逆向提问:小明到今年已经过了3次生日,那他今年几岁了?孩子会很容易想到小明每年过一次生日,那他今年3岁了;再多想想就会明白小明可能是闰年2月29日的生日,那他今年可以是12岁;而聪明的孩子就会想到小明因为可能是闰年229日的生日,那么他今年不仅可以是12岁,还可以是13、1415岁,因此这道题目的答案就是不唯一的,可以是312、1314、15。对于这种考验思维、答案不唯一的题目,孩子可能会漏掉某些可能性,要多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体系。

(四)有了结构,就有了关系,也更加直观了

对于求4和6的公倍数时,由于其不是唯一确定的,而且需要我们列出所有情况来寻找,我们在列举时,会简单地将4的倍数、6的倍数分别列成一行,再寻找公倍数,这样的话可能会因数字没有对应对齐,而让某些公倍数成为“漏网之鱼”。

而刘老师的教法建议教师:可以先画一个数轴,在数轴的下面将4的倍数、6的倍数分别列成2行,而在写倍数时,要在数轴上寻找到相应倍数数字在的位置进行书写,这样公倍数就直观明了了,非常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解题。

(五)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让孩子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提供了两根长度为3、两根长度为4、一根长度为5、四根长度为8的小棒,让孩子选择一些小棒来组成长方形、正方形。通过孩子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孩子很容易选出小棒。而在拼正方形时,孩子大多会想出用四根长度为8的小棒来拼,就不去想其他的可能性了。

这是我们可以把四根长度为8的小棒改成两根,这时有些孩子在拼正方形时就遇到了困难,如果有孩子举手并提出新的拼法(可以选择35、44、88),就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关注度,同时也训练了孩子解题的灵活性,加深孩子对各种思维方法的应用,学会去应用已有条件创造所需要的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我也会将获得的反思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丰富充实我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五期青发班学员    李睿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