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百家湖小学!

且行且思,扎实工作,提升质量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教学>>阅览文章

且行且思,扎实工作,提升质量

发布时间:2014/6/29 0:00:00 作者:贾敏 点击:852次

且行且思,扎实工作,提升质量

2013-2014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对照刘校长提出的2014学校本真管理的设想,教学工作力求从“推进课改模式、培养青年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监控教学质量”等要点上跟进,进一步夯实常规,提升质量,凸显课程亮点。五年级学科调研语文87.91、数学82.36、英语84.42,六年级学科调研语文87.41、数学89.5、英语83.1,名列全区前列。学校被评为2013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有7位教师被评为江宁区教育管理、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江宁区学籍管理示范学校;2预算全唱比赛获区二等奖。英语学科赵蔚、信息学科朱莹老师,获百家湖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江宁区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信息学科朱莹老师代表江宁区参加南京市课堂教学竞赛获二等奖。各学科基本功竞赛取得佳绩:信息朱莹获区二等奖,品德丁雯获一等奖、陈静娴二等奖,音乐学科:钢琴李昕瑶一等奖,张昱晨三等奖;器乐张昱晨一等奖,尹洁二等奖,李昕瑶三等奖;综合:李昕瑶一等奖。周遥老师代表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区教研室为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进行“课外阅读”推广陈林静老师被评为市级先进阅读人物,茅玲燕、蒋银萍、赵清、郑雅琪被评为区级先进阅读人物。百家湖小学教育集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诗歌竞赛,学校获优秀组织奖,11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210位学生获省诗歌比赛一二三等奖。参加江宁区数学家与生活竞赛,15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42位学生获江宁区比赛一二三等奖,14人获南京市比赛一二三等奖。学校成功举办南京市美术教研活动、南京市语文联片教研活动、江宁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培养研讨会、翠屏山片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竞赛、科学园片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每次活动的报道文章都在江宁教育信息网上及时发布。

    一、常规工作抓实抓细

    1.两组工作实在开展。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学质量提升、课程资源建设高度规划有效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组长期初制定好计划,将组内的教研安排落实到周、到人。开学初进行全体语、数、英老师的集体备课,利用两周时间确保完成本学期的多支点探究模式的备课。同时备课组在本学期安排时间进行上册集体备课的修订和进一步完善。确定好每月研究主题,教研活动时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要求有考勤记录、活动记录,教案、评价表。每个组针对教学实际每个学期确定好一个研究专题,制定专题研究活动记录表,记录研究过程,收集过程性资料。及时提交教学设计或案例,教学评价,撰写教学反思、专题论文等。

年级组管理重过程,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并做好事记录,重点做好年级组质量监控和调研,做好试卷准备、考试安排的同时重视调研年级学科的质量分析工作。

    2.巡课与视导

由校长室、教务处、教师代表成立视导工作小组,并根据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职责。每月一次确定主题视导,形式有整个年级视导、年级组视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动态掌握日常教学实况,增加学生评教调查并及时做好分析、反馈。巡课每两周一次通报,视导每月一次通报。视导和巡课时将重点抽查集体备课。查集体备课是否流于形式,是否上课与备课脱节,是否教学准备充分。对工作非常出色的应大力推举,展示实绩。

    3.五认真工作力求规范。学校要求青年教师(30周岁以下,以及新调入未满三年的教师)必须手写备课,备详案;45周岁以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至少有一次大循环教学经历),且工作态度认真得到广泛认可的教师,手写备课可以是较为实用的简案。手写备课必须栏目填写完整,突出教学重点,教学环节简约,教学策略明晰,备课内容充分体现教与学的详细过程。电子备课可以是集体备课,也可以是个体教案,但必须统一规格,栏目清晰,结构完整,且根据学情和教学实际不断修订、充实的痕迹;集体备课的教师都要有纸质教案,注明复备、上课时间,复备要手写,数量不少于备课总数的1/4。备课须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的次数应不少于备课总数的1/2(字数30字以上),可以在备课中呈现,也可以另附。上课铃响前教师须在教室门口等待,确保准时上课,中途不离开教室,不接听手机,不拖堂。新授课要体现学生多支点问题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精选习题,当堂训练,举一反三。各年级老师结合学校的课改要求,研究制定各教学内容的过关检测题、梳理整理复习资料、辅导资料及练习题库。

    严格控制作业量,一年级不留课外书面作业;二三年级课外作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四年级课外作业每天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课外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严禁给学生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体现趣味性;作业形式应多样化,难度适中。批改订正作业必须及时、规范,讲评细致、具有针对性。

    语数英学科教师应进行形成性、调研型单元测试,形式多样灵活;且有较为详细的单元质量分析和测试讲评教案。期中考试由年级组长安排,并由各年级学科备课组长作统一分析反馈。期末考试由教务处安排并分析。

    措施:以检查、展评促进五认真工作规范。五认真重检查、考核、反馈,检查采用随机、送检的方式,提前一天通知到人,学校组织骨干老师检查,打出等次,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以展评的方式向五认真工作做的好的老师学习,将不定期地选择三校的10至20位优秀老师的五认真,放在阶梯教室展示,供所有老师参观学习,树立榜样。

    二、着力重点工作,突出特色。

    1.重点关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整理、重组、细化《少儿京剧、趣味水墨》,将训练内容分解到每个年级、每个学期。从音乐、美术课中每两周一课时教学,确保经过六年的训练,形成不同年级百小学生的特色。分年级梳理固化《快乐课程》的内容设计,细化课程的要求。

    2.着力建设学校学科特色。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课堂教学标准研究,推进多支点探究模式。我校课改的探索经历“依两案为基础,以小组合作为重要学习形式的有效教学”,到“本真教育理念下多支点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在刘校长的理念引领,亲自实践、全体老师的跟进下这一模式得以完善和固化,形成了特色。

    基础性方案和预习方案则是事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预设,是学生整个探究性学习的基础。预习方案的基本构成就是准备性学习所包含的策略性支点,有 “目标提示”、 “我的收获”、“我的疑问”、“ 我的尝试”、 “我的资料”等。基础文案是教师在充分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预设。基本构成:目标预设、问题预设、过程预设、资料准备。

    模式固化但不能僵化,我们根据学科、学生、教师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支点。模式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支点学会学习,进而形成学习能力。

    做法:学科培训,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各年级各学科对照课程标准分解,研究多支点探究课堂模式,力争每一门学科的每一节课都能体现百小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延伸至自然科学学科。形成每一个老师都能自觉使用、实践这一模式的氛围,采用的方式有:学校行政推门听课检查,看模式的落实情况;每一个老师必须准备好一节课,向学校自主申报,教务处组织检查验收。研究落实细化小组学习的各项工作,从小组学习的初步(小组的组建和初步的模型)向纵深探索,力求在小组发言、交流、汇报、倾听、质疑、评价等方面有突破,形成鲜明的百小课堂特色。每学期必须将推进课改作为教研活动的中心内容,纳入计划。老教师日常课堂必须体现和运用多支点探究模式。新教师先学习,在教研课时必须体现和运用多支点探究模式。从三年级起,日常课要主动尝试、运用课改模式,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学校着力引领这一课改模式向更深处畅游,立足课程标准,将课标分解与多支点探究相结合,研制百家湖小学的课堂标准。重点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三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的研究。周主任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百家湖小学数学团队不仅是研有主题,更是解决了每一节课教学的本质,切中课堂教学的要害,是实实在在的有效教研。他们是在真研究,真做事,做的是真有效。从有效教学出发抓质量。他们不是在空讲,是实在地做,以课堂教学标准为抓手,这样的质量是绿色的、生态的、可持续的。

     3.办好青年教师发展班:规划、内涵、校本。青年老师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是百家湖小学的生命线。我校青年老师的培养立足师德为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有反馈,重实战。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百小》个人发展规划,学校具体了解老师职业发展规划的自我诉求,培养时做到有的放矢。培养方式由师徒结对、主题演讲、课堂历练。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涵育,采取“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百小”为主题的师德讲演。老师们精心准备、激情昂扬,以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并结合自身教学实例进行了演讲。淋漓尽致地演讲表现出了强力的感染力!听计的老师们分享着演讲者们对学生、教学、教育事业的真实感人故事的同时,感动着自身,激荡着灵魂。老师们热情洋溢的演讲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风采,更展现了老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用梦想与激情演绎的精彩人生。生动感人的演讲诠释着教师爱与责任的伟大力量,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评委和老师,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我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重课堂历练促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每年一度的五四杯课堂教学竞赛如火如荼:所在青年教师都参加。要求秉承学校课改理念,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探究成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参与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了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成了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智慧展现的平台,实现了结果、效率、魅力的统一,异彩纷呈地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课后,各教研组开展了评课、议课,通过交流探讨,教者有所进,听者有所获。活动时学校聘请了周祥林(数学教研员)、詹明道(数学特级教师)、马本祥(数学资深专家),包德明(体育教研员)、刘志春(语文特级教师)走进老师的课堂,帮助老师把脉,发现自身优点,并及时查找缺点,共同对我们的课堂进行会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各位专家为我们的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并与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双方互动的听课交流,老师们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找到了自己的今后努力的方向。展示青年教师风采的同时,发现青年教师特色,促进青年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