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百家湖小学!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四月月活动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两组活动>>阅览文章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四月月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5/4/25 11:13:21 作者:教务处 点击:23次

构建面积认知,解锁“平方米”奥秘——三年级集体备课

4 月 21 日,三年级数学教师团队齐聚一堂,围绕 “面积” 这一重要单元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集体备课活动,旨在为学生构建清晰的面积认知体系,尤其是解锁 “平方米” 这一面积单位的奥秘。

活动伊始,主备教师王连连对 “面积” 单元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解读。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面积概念的引入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承接了学生对长度、周长的认识,又为后续学习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体积知识奠定基础。而 “平方米” 作为常用的面积单位,如何让学生切实理解其含义、建立起直观的表象,是本次备课的重点攻克方向。

MEITU_20250624_102000734
在研讨 “平方米” 的教学环节时,教师们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绚丽火花。有的教师提议,利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教室地面、操场面积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与估算,亲身体会 1 平方米的大小。例如,在教室中用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纸铺地,让学生直观看到 1 平方米能覆盖的范围,进而联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 1 平方米。还有教师提出,借助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大小的平面图形,通过动态演示将其分割或组合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尤其是 1 平方米与 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对于学生在学习 “平方米” 概念时可能出现的混淆与误解,教师们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虑到学生容易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混淆,或者对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缺乏准确感知,教师们一致认为,应设计针对性的对比练习。比如,呈现长度为 1 米的线段与面积为 1 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概念、测量方法、表示意义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用 1 平方米的教具去测量不同物体表面,记录数据并讨论,强化对 “平方米” 这一面积单位的理解与运用。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三年级数学教师团队对 “面积” 单元中 “平方米” 相关知识的教学有了更为清晰、完善的思路。相信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够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巧妙运用,引导学生轻松解锁 “平方米” 的奥秘,在面积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不断提升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