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百家湖小学!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谁真正做到?

您现在的位置:学校资讯>>教育动态>>阅览文章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谁真正做到?

发布时间:2014/3/25 9:01:28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钱永华 点击:953次

当下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这本身就是进步,教师要想从自我为中心突围,确实有或多或少的困难。毕竟我们习惯于以教定学,似乎学生只是配角,自己才是主宰一切的执行者,这样的习惯性思维还没有完全从校园消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我发现教育机构和管理者也没有能够真正超越,他们习惯于以过去的那一套考核机制来决定老师的优劣,自然挫伤了大多数老师的积极性。许多老师嘀咕,我们班考得蛮好的,自己最讨厌的莫过于接电话,都是家长打来的,似乎只有自己的孩子重要。

我知道,老师们在考核机制下,更多的关注班级成绩如何,很少着眼于一个个孩子,这是值得思考的。也许有人说,我不是一直在关注生命的个体吗?没日没夜地培优补差,这难道不是在关注生命的个体。事实上,这样的关注也不过是建立在整个班级的考核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有谁愿意培优补差,不就是考核班级成绩时要算平均分,要排优分率,要比及格率吗?

我们的老师乃至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自己大脑里能够记住的常常是要么成绩优秀者,要么调皮捣蛋鬼,至于沉默的大多数,记忆恐怕就不那么灵光了,乃至于人家在路上喊自己,也会莫名其妙,这样的愧疚本来应该在老师中间常常存在,然而,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考核机制无情中冲淡了老师的愧疚感。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在班上信口雌黄的说,你们就算不学了,我才不怕呢,毕竟我有其他班或者过去的光荣在,你们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种忽视生命个体的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变成学校的一种行为。

这不,不是有学校变着法儿在中考前让一些孩子不要参加中考,可以直接上什么职中,剥夺孩子考试权,这样的做法无非就是希望牺牲一个个生命个体来维护学校的荣誉吗?我们这些农村的学校,尽管条件不如人意,生源不如人意,这些还不算,最大的苦恼是有些所谓的名校,只要孩子成绩不好,总能够想着法儿把孩子转来,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似乎我们这儿就应该是他们的垃圾回收站,想来真的有点心寒。

我曾经带过一个孩子,他曾经在父母的要求下到城里的某个学校就读,没想到,那儿的环境并不如人意,孩子竟然迷恋上了网吧和早恋,这下好了,家长着急了,失望了,只能非常无奈地让孩子脱离小城市,来到我们这儿,当然是找领导,似乎只有离开,孩子说不定还有希望。亏得我们一班人没有偏心眼,根据孩子的情况认真地分析,很快找出了问题的根源,这孩子长期处于一个环境下,心底自卑,只能用上网吧,学着早恋来消磨时光。恰好,我们这儿校内要举行一场篮球赛,他个子高高的,听其父亲说,喜欢打篮球,正好有这个机会,我当然不放过了,他,一个天生的大前锋的料子,左突右闪,甚至一条龙,本来被人家看贬的书生班硬是打得生龙活虎,底下的同学帮着加油,竟然拿了本年级冠军。英雄,这样的称号自然非他莫属了。这孩子在班级有了地位,学习也就没有了什么杂念,竟然也如打篮球那样,一路过关斩将,不到一年的工夫,也考取了我们这儿的某个重点中学。

到现在,孩子的父母见到我都非常客气。其实,我知道,自己算不上什么好老师,毕竟,一个班,也有孩子没有考出像样的成绩。说来你也许不信,我没有把孩子的成绩放在首位,而是狠抓孩子的做人这个方面,可以说,人如果连怎么生活,怎么生存都搞不清楚,哪怕学再多的知识也无济于事。

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他必定尊重生命的个体,否则,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许有人会非常惊讶,奥巴马总统每天那么忙,为什么还愿意读一个小毛孩的信,并认认真真地给其回信,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抽出时间到一些小地方走走,了解民情。说到底,只有关注一个个生命,这样的民族才会充满温情。

我们一直在喊日本法西斯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杀了30万中国同胞,其实,不需要一个笼统的数字,恰恰相反,人家以色列,就没有忘记一个个生命的个体,竟然在一次纪念会上,五六个人轮流,用五天的时间把11.2万人的名字一一念出,为什么,只有念出他们的名字,才算记住了地下的亡灵。我们喜欢于抽象的数字,忽略了一个个生命的个体,这是一个民族需要反思的地方。

在这一点上,国人往往会认为美国人大惊小怪,一两个人死亡了,也值得闹出那么大的动静,竟然有人讨论《拯救大兵雷恩》这部电影的合理性,殊不知,正因为关注一个个生命的个体,美利坚民族始终团结在一起,始终是这个世界的领头羊。我们的媒体过于关注死了多少人,殊不知,就是意外死去一个人,这也是生命的消失,又怎么能够忽略?

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的老师不要抱怨家长的一个个电话,别忘了,在你看来只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没有任何商量的。我一直在拷问那些教学优胜者,难道你的班级就没有一个学生的教育是失败的吗?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尴尬没有几个人愿意说出来,也不屑说出来,毕竟,考核一个老师,不是以一个个学生为单位,而是以一个个班级,这样,自然给了一些功利性老师树名望的机会,他们会在两头的孩子之间下功夫,忽略了全体孩子的生长,还以为自己有多成功,怎么能够不反思呢?

我们的学校管理者,他们习惯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考核,老师们为了班级考取好的成绩,自然对孩子挑三拣四,没有真正地把一个个个体作为教育对象,而是着眼于一个班级,似乎一个孩子的优劣是为了班级的存在而存在的。对于那些不怎么听话的孩子,要么恐吓,要么挖苦,很少换角度思考,抱怨这个孩子不行,埋怨那个孩子差劲,就是不反思自己有没有面向全体孩子。教育是没有少数与多数的说法,它关注的是一个个生命的个体,在这一点上,王晓春先生有清醒的认识,他往往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一个个生命个体上,当一个老师在津津乐道地讲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先生总会提醒,让一些自鸣得意者汗颜。

扪心自问,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忏悔,试问所谓的成功是不是就是一个班级考取了几个重点学校,就不要考虑那些落伍者了吗?忽略了生命的个体,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儿。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设计的飞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给飞行员打造坚实的防护罩,日本人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恰恰相反,为了无限制地减轻飞机的重量,增加飞机的灵活度,几乎把飞行员暴露在对手的面前,本来不可一世的零式飞机,自然成了美国人的靶子,失败是注定的。战争如此,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

为什么洋思中学能够有持久的生命力,说白了,他们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样的口号,就是在关注一个个生命的个体,只要一个个生命的个体取得了进步,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尽管有人对这句话表示怀疑,但是,学校的管理者,老师都从这方面去思考,去设计教育思路,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这才是教育真正宝贵的东西。

教育要面向全体,可是那种以班级为单位考核教师的思路没有改变,我们就很难让每一位教师去关注生命的个体,不妨去问一问学校的管理者们,能够报出所有老师和孩子姓名的人又有几何?

看来,教育要想让每一个老百姓满意,还需要每个教育人百倍的努力呀!